第一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汉贵女 > 第80章 采绿(8)
  ‘秋风萧瑟天气凉’, 此时已经天气转凉,一年的收获也基本完成。农人们大多在忙碌粮食入库、准备过冬的柴薪、对田野里的麦秸稻杆之类进行焚烧,一场雨水下去, 这就会化作土地的肥力总的来说依旧有足够多的琐事忙碌, 但对于农人而言,已经是辛勤了一整年之后的悠闲了。

  陈嫣做完了功课, 与桑弘羊、宋飞熊两个小伙伴笑闹了一回, 看着外面天气很好, 阳光明媚,而又没有夏日的晒人。邀请道:“我去海边散心, 你们呢?”

  桑弘羊用行动表明, 直接站了起来:“同去,同去!”

  宋飞熊也笑意盈盈道:“翁主是该出去走走了, 半日都在做功课呢!”

  三人相携着往海边走, 不多时便到了一片白色海滩——海水碧波荡漾、一望无际, 天空蔚蓝澄澈、无拘无束, 海天相接,这个时代可没有多少人有幸看到这样秀丽而辽阔的自然景观!

  陈嫣利落地换下了丝履,穿上了一双木屐。如果是夏天, 她会直接光着脚踩沙子,不过现在天凉了,还是注意一下比较好。如今的木屐分为两种, 一种是和普通鞋子鞋型一般无二的,只不过材质为木头而已!这种木头鞋在后世也有, 不过更多是西方某国家的特色。另一种则接近后世的拖鞋,陈嫣穿的就是这种。

  都知道沙子跑到鞋子里不舒服,桑弘羊和宋飞熊也跟着换了鞋。

  三人沿着潮水涌上来时留下的一道水线散步,大海上吹拂来的风带来新鲜湿润的空气,让人心胸开阔。

  陈嫣看到自己让人搭载这边的瓦棚,笑了起来:“我去打韆鞦!”

  所谓‘韆鞦’,其实就是千秋,后世为了避讳又改成了秋千。秋千游戏是从北方异族那里传来的,虽然国人一惯不买账夷狄们的‘粗鄙之物’,但大多数的好东西,该传过来的还是传过来了。

  合裆裤是这样,秋千也是这样!而且因为秋千不像合裆裤,多少和衣裳礼仪挂钩,这只是个游戏而已,没有触碰到士大夫们那根敏感的神经,流行速度极快!从春秋战国时期传入中原,到汉朝时已经是上流社会司空见惯的游戏了。

  陈嫣坐在秋千上,相比起折磨人的跽坐,秋千就算不玩儿,只是坐着,就已经很舒服了!

  陈嫣坐在秋千上晃荡了两下,赶在她身后的宋飞熊眼明手快,抢下了另一个秋千!别看桑弘羊是个男孩子,真要论身手,他可比不上自小随着父亲劳作的宋飞熊!

  当初建这瓦棚的时候陈嫣就让人扎了秋千,也没有考虑太多地扎了两个。当时倒是很合适,因为和她一起来海边散步的人除了桑弘羊就是婢女了,婢女自然不敢和陈嫣一起打秋千,另一个位置几乎默认是桑弘羊的专属了。

  桑弘羊的额角蹦出了一个小小的青筋十字,讲真啊,宋飞熊这人好烦呐!

  表面上比谁都识大体,弄的好像他一个无理取闹一样!实际上这人精的很,该争的时候最快的就是她了!

  桑弘羊:明明是我先来的!无论是一起读书也好,散步也好,游戏也好,都是我先来的!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

  宋飞熊:╮(╯▽╰)╭

  陈嫣看着桑弘羊纠结的心情,觉得他可能是也想打秋千,只是不太好意思和两个女孩子抢。于是很大度地站起了身:“弘羊要打韆鞦戏?”

  桑弘羊心情复杂地坐在了秋千上,他当然不是因为坐不坐秋千这种事兀自纠结,所以本来是拒绝的。然而转念一想,如果他坐了秋千,宋飞熊不也就落空了吗?秉持着我不好过,也不要你好过的心态,桑弘羊坐了下来。

  典型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毕竟和一个相看两生厌的人并排坐,他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同归于尽.jpg

  做了半天作业之后就能在超豪华私人海滩散步,玩到心满意足再回来,这对于陈嫣来说简直不要太爽!等到她回到宅院的时候,整个人像是充电完毕一样畅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大概就是她身后的公孙弘和宋飞熊了

  在秋千事件之后,类似的自杀式突击反复上演现在回来了,就连一贯凹大姐姐人设的宋飞熊也觉得笑容什么的再也保持不下去了!仔细看就能看出来,她嘴角那一丝僵硬。

  更别说桑弘羊,他现在就像是去掉了半条命!

  会宅院的路上,正好在院中遇到了第五管事。第五管事先与三人分别见礼,这才向陈嫣禀报道:“翁主几日前吩咐要筑的房舍如今砖瓦、泥浆等齐备,人手也齐了,明日便能开工!”

  桑弘羊有点好奇,从身后凑了过来:“翁主又要筑什么?”

  大贵族大兴土木多正常的事啊!如果是别的贵族要修房子什么的,桑弘羊绝对不会多看一眼。但陈嫣是不一样的,就桑弘羊了解的陈嫣,她虽然讲究生活上的享受,但其实并不‘奢侈’。

  讲究和奢侈之间还是有差别的,所谓讲究,是说陈嫣喜欢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对于生活细节有自己的要求。乍一看和奢侈很像,其实不是那样的。所谓奢侈,大多数时候都是超过必要的!

  陈嫣的讲究,具体来说,一道菜她有很多说头的,一般的庖厨根本无法满足她,为了侍奉好她,非得要挖空心思不可——倒不是说一定要用最贵的食材,就是要花心思!但贵族的奢侈不同,他们更多时候就是用无数的人力、无力去堆砌一个享受。

  很多时候大贵族的奢侈都是很没有必要的,但为了排场之类的,他们依旧坚持!并且对这种奢侈的贪欲,似乎永远得不到满足。

  陈嫣这座‘栌山庄园’宅院已经够好了,就桑弘羊自己还听陈嫣说过,只住她一人实在是浪费,很多房间都是空着的(不是说整个宅院只住了她一个人,而是很多属于主人家才能住的屋子,基本上只能空着!因为空着不要紧,反而是不合适的人住了,那才是‘失礼’!)。

  陈嫣显然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无目的地大兴土木。

  “是为了修筑冰窖。”陈嫣自己也有些不太有把握地道,转头就叮嘱第五管事:“若是地窖无法得,便在屋内多多挖深井!”

  陈嫣今年夏天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在这边搞个冰窖了,只不过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成行而已。眼见得农事忙完了,奴隶,以及奴客荫户都闲了下来,人手也有了,正好可以搞点工程,于是就开始忙活起这个了。

  “冰窖?”桑弘羊不太解这个词,但顾名思义,感觉模模糊糊知道一点儿。

  陈嫣想了想,‘哦’了一声:“就是凌阴!”

  这么说桑弘羊就明白了!原来是凌阴啊!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华夏先民是非常聪明的,从很早开始就意识到冬天的冰可以存储起来,等到夏天酷热难耐的时候使用。不过储冰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别的不说,采冰这件事就很难了!

  家门口小河里的冰块,若是不讲究干净不干净,那倒是也能用。但小河里的冰块能有多厚?储存起来根本挨不到明年夏天!能够挨到第二年夏天的冰往往是又厚又大的!有多厚多大?按照自商周时期就有的规定,反正供给皇室的都是变长为三尺的立方体。

  好家伙,一块冰半吨左右了!这个时代,没有官府组织,能做到这个嘛?

  采冰之后还得运输,还得储藏,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所以直到此时,采冰还是延续了传统,只有皇家涉足其中。而专门用来藏冰的屋子,就被称作‘凌阴’。

  至于后世的‘冰窖’,这时候倒是还没有,因为此时的冰甚至不是窖藏!

  《周礼·天官·凌人》中有记载‘令斩冰,三其凌’,《周礼》当然不是传说中周公所作,事实上这部书真正成书于秦汉之际到汉初这段时间。但不可否认,书中确实记载了大量周朝旧事。

  这个‘凌人’,周朝就确有其事,是专门负责掌管皇室用冰的官员。这人在冬天的时候得负责搞冰块,让服役的百姓以及奴隶去深山里采冰。估算皇室要用冰的数量,采冰的量应该是这个数量的三倍!

  因为从冬到夏,这段时间冰会有很大的损耗,具体大概在三分之二。

  损耗如此之大,由此也可以知道此时的藏冰技术有多么原始了。事实上,直到汉朝,这上面也没有什么进步大概是没有什么进步的动力吧。反正只有皇室会藏冰,而皇室本身并不在乎藏冰所花费的人力物力,也没有改进的想法。

  此时藏冰,首先会修建凌阴。凌阴一般选址在阴凉的环境里,也会刻意修建的不见光。但也就是这样而已,并没有人挖地窖藏冰。

  挖后世那种足以藏冰的大地窖?这个工程可比后世想象的要大的多!倒不是此时真的就没有这个技术,连陵墓地宫都能挖出来,冰窖自然也不在话下!可是就为了藏冰,所以整出一个这样大的工程?国家有钱也不是这么糟蹋的啊!

  陈嫣在没有考虑修冰窖之前,其实也不理解冰窖很难吗?感觉上不怎么难呢!但后来了解了一下,简直就是啪啪啪地大脸呐!

  事实上,就算不说地窖,就是挖井这个问题,在此时都是又困难又麻烦!

  有了解古井的就应该知道,即使到了秦汉时期,水井一般也就是十余尺深!偶有因为当地环境特殊,打的深的,也不过两三丈!至于上古时期,那就更浅了。水井越打越深,那是后来技术进步后才有的事情。

  这其中问题还不在于找地下水脉,问题在于挖井这个工作本身。普通人觉得不就是挖坑么,容易的很!

  呵呵。

  春秋战国以前连个铁器都没,用青铜的,甚至是骨头、木头制成的简陋工具,完成如此艰巨的工作,简直就像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现如今有了铁器,滑轮、杠杆等省力工具也应用在了凿井工作里,这倒是减轻了凿井人的负担——随着越挖越深,是会经过坚硬的岩石层的,真以为工作那么简单啊!

  甚至说,若是没有滑轮等工具,光是将新挖出的土石运出井都要费老大的劲儿了,效率还低!这项工作尚且如此,其他麻烦的多的工作就不用多提了!

  挖掘过程中井壁坍塌怎么办?井壁渗水怎么办?

  挖井尚且如此,地窖的工程只大不小!这可不是那种只比地面低几个台阶的所谓‘地窖’,真要是那样,藏冰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而是切切实实的那种地下室一样的地窖!

  陈嫣不太信任施工人员,并不觉得他们能挖出地窖来。虽然她要的地窖比较小,不像皇家,若是他们想要修冰窖,那体量就大了,施工难度更大!

  相比之下,在室内多打几口大井倒是更实际一些的选择!挖井技术相对来说简单,专业手艺人都能做到。

  事实上,后世到了唐宋时期,藏冰也大多用井,真的民间用冰窖,那都是明清时期的事情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也别瞧不起一口大井,觉得存不了多少冰。事实上只要会算账的就能明白,井口径做的大一些,打的深一些,一口井藏个五六十块冰那是很轻松的每块冰可是边长为三尺的立方体,半吨左右呢。

  打上十口井,那就是五六百块冰。而这种藏冰方法损耗又比现在的皇室藏冰法小了不知道多少!等到冬日藏冰完毕,井口上方都会封井。第二年夏日打开,若是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损耗甚至可以降到微乎其微。

  到了宋朝时这种藏冰方法普及到了小民家庭,他们倒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为了夏天卖出去赚钱。也正是靠着这个,宋代才会让冷饮一举从贵族享受变成平民百姓也可以享用的东西。

  桑弘羊不解问道:“建凌阴和造井又有何干系?”

  此时的人大多还不知道挖的越深,温度越低。陈嫣只能想了想,解释道:“我曾在杂书上见,井底阴凉,远甚于地上。又问过凿井工确实是如此,而且井愈深,愈阴凉!所以我想以井储冰,这该比一般储冰法要强的多!不然按照宫里的办法储冰,损耗太大,难以支撑啊!”

  采冰可不简单,这是一个很难的活计还是给大家减少一些工作量吧。虽然凿井也是工作量,但这个是一次性的,完成了之后就一劳永逸。

  桑弘羊觉得好神奇,井底越深越阴凉?仔细想想,凑到井边的时候也确实能够感受到清凉之气。只不过那时候大多数人,包括桑弘羊自己,都将这个当成是井水的凉意了!

  听说陈嫣改了主意,打算凿井,而不是修地窖,第五管事也松了口气。说实在的,虽然嫣翁主的命令,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但相比之下,凿井就要轻松很多了。

  于是低眉顺眼问道:“翁主觉得要凿几口井?”

  陈嫣想了想:“先凿二十来口罢!”

  似乎是怕这个数字太大了,陈嫣又赶紧解释:“这井比水井容易,不用找水!反而以不渗水的为佳,这该省了不少功夫罢——二十来口井应该不难?”

  陈嫣又不是做工程的,她怎么知道二十口井在这个时候到底是个什么级别的工作量!

  第五管事连忙道:“并不难,冬日采冰之前定能完成!”

  凿井是很辛苦的工作,不过这份工作始终是有人做的。既然是有人做,这就说明并没有真的难地突破天际!人手足一些,几个人负责一口井,能花多少时间?相比之下,第五管事觉得采冰要麻烦的多!

  到时候得组织人手进山采冰,还得将冰运出来,想想就是个艰巨的任务。

  陈嫣也想到了这一点,在第五管事离开之前又道:“采冰之时,深山溪谷之冰只需填满几口大井就够了!其余的,可在大湖之中斩冰!”

  要入口的冰讲究个干净,所以山泉冰最好了!其余的,像是放在房间里化掉降温的,冰镇水果饮料的,自然不需要那么干净,河湖里的都OK啊。若不是大海不结冰,就地取材,搞些海水冰也不是不可以嘛!

  仔细想想,此时又没有什么污染,就算是河湖里的水(只要不是城市里的河湖),直接喝的话问题也不大吧?不过稳妥起见,还是不要了。

  这自然是减轻了第五管事的工作,他也轻松了不少,又再次奉承了陈嫣,这才离开。

  桑弘羊见他走了,才兴奋道:“明岁夏日就能用冰了?”

  “确有。”陈嫣还疑惑他怎么这么兴奋呢,转念一想,可不是兴奋么!此时的夏日‘冰’可没有成为寻常百姓家的东西,即使是长安的王公大臣,也只有在皇家赏赐时才能沾到一点儿边!

  桑弘羊过去恐怕也没有在夏日享受过冰的好处。

  想到这里,陈嫣的嘴角柔和了很多,想了想才道:“我会好多冰品佳肴,到时候制出来与你和宋女郎品尝!”

  桑弘羊,笑容逐渐消失.jpg

  前面都还好好的,但为什么非要带上宋飞熊一起啊!本来很期待的事情,变成噩梦了!简直就是魔鬼!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啊,说起夏日用冰之事,我倒是想起来了。”不想再去想象那画面了,桑弘羊可以说是相当生硬地转移了话题,顾左右而言他道:“前些日子从嫣翁主这里借了几卷《淮南万毕术》,上面正好见到有关夏日造冰一事呢!”

  淮南王刘安,算是一个比较有存在感的宗室了要知道七国之乱时已经将平常跳的最欢的诸侯王给打死了!剩下的诸侯王见此,也大多老老实实下来。此时还相当有存在感的诸侯王宗室,那可是极为少见的。

  这位淮南王刘安之所以这样有存在感,人家走的是学术路线!身边纠集了一大批诸子百家的学者,一起搞搞学术研究什么的。可别说,还真有不少成果!而这《淮南万毕术》就是成果之一了。

  最近才编纂完成,其中一份呈送给了长安。陈嫣觉得喜欢,就让人给自己抄了一份。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桑弘羊必然是看不到这部书的——这个时代知识、信息传播速度太慢了!

  陈嫣自己已经看过《淮南万毕术》,自然知道桑弘羊说的是什么。笑着道:“《淮南万毕术》一书中有许多无稽之谈,这也是其中之一!其中说的那样模糊,谁又能去照着做呢?若说皇叔是想私藏此技,也说不通啊!有这般神技,该献予长安才是,怎么一点儿风声也无?”

  桑弘羊很失望,本来还以为这会是一件特别好玩儿的事情呢!然而还不死心,道:“难道夏日就不能造冰?”

  “也不是不能,但太难了!”陈嫣也很为难,比着手指头道:“硝石化于水中生寒气,置以大盆,其中盛水、盛硝石,大盆中置小瓮,愈小愈好!小瓮内也是清水,晃动大盆,不多时去看小瓮,该有冰罢,只不过是极小极少的。”

  穿越小说中出现频率比肥皂、玻璃要小,但出现的也很多的硝石造冰!不过,这个其实没有什么可行性。传说古人已用硝石造冰,更是没有记载,这似乎更像是一个后人对古人的美好想象。

  硝石造冰有两个大问题,第一,硝石想要做到降温明显,需要的硝石数量会极大!在古代,虽然很早就认识了硝石,炼丹用药的时候用的着他,但收集硝石绝对不是什么轻松的工作。当用量很大的时候,这件事本身就变得没有可行性了。

  第二,即使真的能搞到那么多硝石,想要利用硝石造冰,也可能只是美好的想象!很有可能费了好大的力气,钱也花了不少,但出来的就是冰格大小的小冰块!

  事实上,古人很早就发现硝石降温的特性了,但还不是一直没有成产业的硝石造冰,反而是冰窖藏冰业做的红火!这就说明了,古人经过亲身试验,在成本和可行性上面,硝石造冰都是行不通的!

  不过在没有冰的情况下,只是想喝点儿冰镇过后的饮料,偶尔用用硝石也还不错——但也就是这样了,若只是要这一功用,还不如用水井呢!同样可以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