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下定了决心,要在这一次的朝会上推进变法。这次,朱棣冒险走了一遭鞑靼,难得换来这么长时间的一段安宁,谁要是敢挡着自己,那么死的一定不是自己!
除非他们敢造反,推翻朝廷!
不然的话,谁挡自己,他就杀了谁!
对仇人,朱棣绝不手软!
就这样,朱棣来到了百官的最前方,在他的身旁,就是左丞相胡惟庸。
此时,不论是胡惟庸也罢,倪金也罢,看向朱棣的神色都是非常的复杂,昨天在朱棣离开之后,他们被朱元璋叫了去。
但是说了些什么,除了他们自己没人知道。
可是他们出来之后,每个人的脸上的愁容和担忧却也是显而易见的,至少今天朱棣看到他么,都在想他们是不是来了大姨夫了,要不然怎么都是这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呢?
“陛下驾到!”
这时,宦官的声音又一次响了起来,转而就见到朱元璋大步的走进了朝堂当中。百官们见状,都连忙向朱元璋一拜,齐声说道:“拜见殿下!”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诸位爱卿平身。”
他坐了下去,目光在百官的身上一扫而过,最终落到了朱棣的身上,只见他说道:“今日早朝,诸位爱卿可有要事禀报?”
百官们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是相互的摇摇头。
已然到了十二月份了,距离过年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朝廷现在也算是安稳,并没有什么事值得在早朝的时候禀报。
“父皇!”
而就在这时,就在百官们无人禀报、面面相觑的时候,朱棣的声音直接就响了起来。只见他上前一步,说道:“儿臣有报!”
朱元璋眼底深处闪过一丝精光,说道:“何事?”
朱棣说道:“儿臣有两件事,希望得到父皇应允!”
“哦?哪两件事?”朱元璋不由得一怔,你记得变法明明是四方面的变法,理应是四件事啊!怎么此时忽然就变成两件事儿了?
难道棣儿知道其难度,故意减少了两件事情,降低了其难度?
这样的话......
朱元璋心里倒是松了口气,他知道四方面齐头并进的改革是非常难得,要是只有两方面的改革的话,难度将会降低一半。
这样看来,才是最为稳妥的。
至少朱元璋若是站在朱棣的位子上,他会选择循序渐进,而不会一鼓作气的,毕竟难度真的太大了,稍有不慎,恐怕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之前他还担心朱棣会冒进,但是现在,朱元璋反而是放心了不少,朱棣看来也不是真的知其难还要去强进的。
想到这些,朱元璋心里倒是轻松了不少,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而朱棣,也在此时说道:“儿臣第一件事,便是希望父皇能够允许,建立琅琊榜,评天下前十!”
“什么?!”
朱元璋听到朱棣的话,不由得一愣。
他本以为朱棣说的第一件事情,会是变法的事。可谁知道,朱棣却是说什么琅琊榜。
这琅琊榜是什么东西?
评天下前十,又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忽然发现,自己对朱棣的想法,竟是完全看不透了。
胡惟庸等人闻言,彼此对视了一眼,眼中也都是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他们是知道一些内幕的,毕竟朱元璋专门给他们开过会,让他们给朱棣准备退了。
可现在看来,怎么事情和朱元璋说的不一样啊!
不是说要变法吗?
现在怎么忽然就出了一个琅琊榜了?
众人都是不解。
李世民不由得深深看来朱棣一眼,说道:“琅琊榜是何物?”
朱棣呵呵一笑,说道:“琅琊榜其实只是一个名字,如是父皇不喜欢,可以叫大明榜,叫天下榜,都是一样的!”
“而他存在的价值,便是儿臣会设立几个榜单,目前儿臣想到的,就是琅琊能臣榜,琅琊武将榜,琅琊好人榜以及琅琊文人榜四榜,这四个榜单,每个里面设有十个排名!”
“这十个排名,均通过公开评选的方式,在民间、在朝廷、在军营中选举而出,每一年评选一次,选其前十名进入琅琊榜中!”
“而凡是进入的人,就是为大明在各个方面贡献最大,最为优秀的人!这些人会受到朝廷的嘉奖,这些嘉奖包括提升官职,金钱奖励和名誉奖励,要是做得极其好,被天下所推崇,那么封侯拜相也不为不可!”
刷!
朱棣话音一落,只见文武百官们双眼瞬间就瞪大了起来,眼中精光陡然一闪。他们刷的一下就看向朱棣,每个人的双眼,都发亮了起来。
琅琊榜,前十者,有封侯拜相的机会!
不说其他,单就这一方面,就足以让所有人为之疯狂了。而且,朱棣刚刚也说了,琅琊榜也是分为很多种的,其中就有能臣榜和武将榜,那是不是意味他们都有机会?
要知道,大明的爵位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获得的,除了凌烟阁功臣外,其余的人,也就张玉等人获得过。由此就可知道,这所谓的琅琊榜,对百官们的诱.惑力有多强了。
朱棣看向朱元璋,脸上的神色仍旧是异常的震静!
他说道:“儿臣之所以想要设立琅琊四榜,主要就是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可以督促文武百官天下万民迸发向上!”
“比如说能臣榜,想要上榜,那么必然就是要做出来成绩的,至少这一年以来的政绩可圈可点!而武将榜,也同样如此!要么是征战中战功卓越,要么就是其他方面变现突出,唯有此,才能有机会入榜!”
“而琅琊好人榜,就是儿臣专门为天下的百姓准备的,这也算是给百姓们一个鱼跃龙门的一个机会,告诉百姓们,只有行善事,做好事,能够感动天下,便有机会进入好人榜中,就可能会实现人生的逆转!”
“儿臣认为,与其用神佛来引他们行善,不如用这种方式督促他们自发的向善,只要长此以往下去,相信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都会形成极其良好的氛围!”
“此乃立国之事,还望父皇能够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