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雨泽实在懒得在跟他废话,直接说道:“你可不可以去现场调查一下,当时那么多人围观呢。还有那个叫孙兰玉的老板,你去先问问他们,然后再来审讯我。”
警察不耐烦道:“不用你教我怎么做事,先老实交代你的罪行。”
看到这警察这样,叶雨泽干脆闭嘴,上次已经有了经验,很多事不是你觉得冤枉就肯定冤枉的。是非曲直最终会有公论,现在辩驳根本没有意义。
对于杨革勇的审讯更加简单,杨革勇问啥都是说不知道。只是知道自己的身份是北疆放羊的。别的一概不知道。其实他说的也不是假话,他是真不知道。
三哥睡了一觉到是醒了,看见自己被关在屋里便开始砸门。一个警察不耐烦的训了两句,原来人家根本没锁门,看他喝多了。只是让他在这个屋子里休息。
对于叶雨泽他们的事三哥还真不清楚,他到这里都打完了。不过他到是没扔下叶雨泽不管,出去找了个公用电话一通摇人,很快就有人赶过来了。
三哥交际很广,来的人一个比一个有分量。派出所民警开始有压力了。他们把胡福全又叫进去问讯了一遍,胡福全咬死了就是叶雨泽他们打人抢东西。
民警们正在商量怎么办?两辆警车开进了派出所。看见来人所长吓了一跳,赶紧迎了出去。这是市局的人啊。
静车上陆陆续续下来几个人,孙兰玉也在里面。大家七嘴八舌的把情况说了一遍,所长傻眼了。
原来是那个王八蛋胡福全恶人先告状,还倒打一耙。这就不能忍了。所长也不啰嗦,直接送看守所,查明情况再说,估计这帮家伙没那么轻易能出来了。
事情搞清楚,自然没必要在这里待着。感谢了一番三哥后叶雨泽开始去验货了。估计老外们也该过来了。要是再关一阵可就真耽误事情了。
果然,他们赶到雅宝路,老外们已经到了,这次还是全员出动。资金量比较大,他们也担心的。
既然到了,就开始清点货物,时间有点紧。孙兰玉其实也没彻底清点完。老外们跟着一起清点,然后包装,最后还差了一点。大概十万来块钱的东西。叶雨泽脸色有点不好看,这就是大纰漏了。
孙兰玉到是没有推卸责任,嗫嚅道:数量本来是够的,但是你要的都是大码,这个数量我没有统计出来。”
事到如今,叶雨泽也只能跟人家解释一下货不够的原因,表示可以退他们五万外汇券。叶雨泽有些心塞,自己要换回这五万外汇券估计就不是一比五能换回来的了。
没想到团长却笑了,拍拍他的肩膀,指着一个比较矮小的成员说了一通。王红花笑着翻译:“我们荷兰人也不都是一米八以上的大个子啊!也有一米六的小个子,小号衣服也没有事的,回去一样能卖。”
这一下叶雨泽心中的石头彻底落地,尼玛,不用赔了。孙兰玉在一旁自然听到了这些话,又看了叶雨泽一眼:“要是他们不要这些小号的,你会让我赔你这五万外汇券吗?”
叶雨泽看她一眼,撇撇嘴:“你这利润,再拿出三十万你还挣啥?最多我自己拿,就当扶贫了。”
孙兰玉咬咬嘴唇没有说话,心情有些复杂。自己一向心高气傲的,结果被一个放羊的给鄙视了。不过不过,为啥心里就那么舒服呢?
交割完成,孙兰玉直接叫来一辆卡车帮着老外们把货物送到机场,这些东西机场要安检打包,然后提前装机的。
这一切都做完,孙兰玉才跟着叶雨泽去储蓄所转账。叶雨泽笑着问道:“孙姐,现在东西都没了,你不怕我赖账啊?”
孙兰玉笑笑:“你要是赖账我就跟你去北疆放羊。反正赔的什么都没有了。”叶雨泽跟着哈哈大笑起来。然后一起去了储蓄所。
因为拗不过三哥,加上他那么多朋友过来帮忙,叶雨泽已经答应了晚上过去全聚德喝酒。不过几个女人叶雨泽是不打算带着了。到时这个孙兰玉可以叫一下,毕竟自己是她弄出来的。
叶雨泽一开口,孙兰玉便爽快的答应下来。但是提了一个条件,这顿客必须她请,否则她就不去。这个事叶雨泽没有和她争,反正不是自己请,随便他们。
对于京城的饮食,叶雨泽其实并不是太喜欢。那些老字号对于他来说,文化意义重于吃本身了。中华民族一直是比较注重传承的民族,对于各种东西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底蕴。
全聚德最早的店就是前门店,古香古色的装潢,一进去就能感受到老京城独有的味道。这种味道不是指食物,而是氛围,那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感。
三哥那边来了七个人,叶雨泽他们三个,一桌正好凑了十个人。三哥人脉广,提前要了个包间。这些人可不是跟叶雨泽换钱的那些,一个个看起来都有些气质。
三哥一一给众人介绍,原来这些人都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虽然级别不高,但都分属各个职能部门,看来这个三哥的交际真的有些不简单啊。
至于叶雨泽,三哥不太知道该怎么介绍,他也确实不了解。只是知道叶雨泽是北疆人。不过孙兰玉他倒是认识,也给大家一一介绍。当介绍到市局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愣了一下。“你是孙局的外甥女?”
孙兰玉手指放在嘴唇上“嘘”了一下。那个人知趣的闭嘴了。可是这种小动作哪里瞒得了这些人精?一个个都开始殷勤起来。
酒喝的是茅台,可见三哥今天也下了本了。京城人喝酒喜欢用小杯慢慢抿,一口不是倒在嘴里,而是吸进嘴里,让酒液在口腔里面停留一会,让酒香彻底散发出来,再咽下去。
只是杨革勇看见眼前的牛眼杯就开始发愁,这样都不够塞牙缝,怎么喝啊?看见他的表情,叶雨泽在桌子下面踢了他一脚,叫他入乡随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