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站内短信
翻页 夜间
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朝大昏君 > 209 丝绸之路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朱厚熜想要改革,但因为刚刚登基,因此不敢有大动作,担心朝廷动荡。所以开始的时候,只是靠着杨廷和新政的机会敲敲边鼓,开始培养一些改革官员。

  算是搭乘杨廷和新政的便车。

  把自己改革的想法,隐藏在杨廷和新政后面。让杨廷和接受别人的非难,皇帝藏在后面培养自己想要的官员。

  特别是一些年轻官员。

  整体来说,这个办法是成功的。杨廷和新政受到打击的那些人,都把仇恨放在了杨廷和身上。没有发现朱厚熜的一些想法。利用这个机会,朱厚熜把自己看好的那些官员,撒向了各个地方。

  就像是史道,先是去了浙江,现在去了辽东担任土地司司长。还有常伦,现在担任浙江土地司司长。桂萼担任河南左参政,全权负责河南宗藩土地问题。

  他们都是朱厚熜为未来全国丈量土地而培养的官员。

  等过几年,这些人的官位再提高一些,培养更多的年轻官员,到时候就有足够的官员储备,推行丈量田地。

  然后是张璁。

  直接就是巡抚湖广,在湖广推进改革。

  不仅仅是地方,还有在朝中,朱厚熜也慢慢的重用一些改革派官员。新成立的土地部尚书彭泽,兵部尚书汪鋐,户部左侍郎吴廷举,鸿胪寺卿严嵩,国子监祭酒杨慎,提督宝源局的王以旂,还有目前正在为了成立税务总司努力的姚镆。

  这些人的政治主张不见得一致。

  甚至这些人的政治派系都不一样。但在某些方面,他们的想法和朱厚熜的改革方向一致,因此朱厚熜在这个方向上就重用他们。

  朱厚熜不怕他们有问题,只要能够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他们的作用就可以。

  现在朱厚熜就是慢慢的培养这些改革大臣。

  撒下的种子,会慢慢的发芽。他们在各自的位置上,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进行一定的变革。如果只是看每个人,那么变得不多。可是当把他们的变化汇集起来的时候,整个朝廷已经变化很多。

  就连他们本人开启变革之后,后面很多事情已经不受他们控制,甚至他们也挡不住社会变革。因为他们的推动出现的变革力量,以惯性自动的推动社会变革。

  朱厚熜很重视这些人。

  当然目前朝廷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姚镆在努力要求组建税务总司之外,就是关于甘肃那边的开市问题。为了这个事情,朝廷已经吵了有段时间。

  这一天朱厚熜让杨一清和汪鋐两个人来乾清宫。

  “杨卿,你看看。这是军事参议司那边复盘的和土鲁番的战争。这里面详细介绍了土鲁番的实力,还有我朝在边关能够聚集的实力。再有就是土鲁番如果犯边,边关的防备情况,需要的战争物资等等。以及我朝军队若是和土鲁番作战,应该动员的军队规模,要动员的民夫数量。”

  杨一清和汪鋐来到乾清宫的时候,军事参议司的总参议李钺也在里面。

  他只是静静地站着。

  朱厚熜把军事参议司的复盘情况交给了杨一清,让杨一清看看。杨一清接过来,仔细看了看,心中还是很佩服的。不像是朝中一些根本没打过仗的文官一样,提出来的军事观点幼稚可笑。那些人真以为自己是诸葛亮,随便扇个扇子,就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明明是错误的,而且是可笑的军事想法,完全不符合事实,但他们却振振有词。认为自己是诸葛亮再世。

  相比起来军事参议司写的这份关于西北战事的报告,却是非常专业的。从双方军队数量,军队实力,后勤问题,以及朝廷需要花费的军费粮饷等等。

  写的很是详细。

  数字都是他们经过多年经验做出的判断。

  军事参议司,总参议是李钺。李钺本身就在边关当过总制,带兵和鞑靼部落打过仗,熟悉兵法战策。而且军事参议司那些参议,有些是领兵打过仗的文官,有些是在兵部调配过后勤物资的官员,有些是负责发放边关军费粮饷的,甚至还有一些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武官出身。

  不管是什么出身,军事参议司的这些人,那都是熟悉军队,熟悉战争,他们熟悉大明朝目前的军事情况。他们有的会打仗,有的会调配后勤物资,联合起来就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军事参谋团队。

  配上锦衣卫的军事情报,军事参议司做出来的报告当然是非常专业。

  杨一清看的都是啧啧赞叹。

  难怪朱厚熜要成立军事参议司。有了这样专业的军事团队,朱厚熜这个皇帝和内阁,都能够得到非常专业的判断。

  杨一清一边看,一边把看完的交给旁边的汪鋐。两个人都是知兵的人,而且皇帝既然请了两个人一起过来,肯定是让两个人都看。

  等看完了之后,朱厚熜问道:“杨卿,这份你认为如何?”

  “大致上没有问题。”

  “那么你认为以目前朝廷的情况,能够在东西两面开战吗?”

  “皇上,土鲁番实力一般,整个部落进行全动员,能够调动的军队也不过是两万人左右。就算是把臣服土鲁番的其他部落加起来,也不会有多少军队。土鲁番不是一个很强大的势力,更不是一个强大的部落。封锁几年,土鲁番必然会没落,给朝廷打击的机会。”

  杨一清有自己的想法。

  就算是皇帝已经有了倾向,但杨一清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想当年杨一清总制陕西三边军务的时候,杨一清还曾经略过哈密。大明朝丢失了哈密,对于不少人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对于杨一清,更是如此。因此对于杨一清来说,收复哈密有特殊的意义。他本来是支持边关开市的,但他之所以同意陈九畴的方案,就是因为削弱土鲁番,就有收复哈密的可能。

  现在的朝中,其实有不少要彻底放弃哈密的声音。认为哈密对于朝廷没什么用,有没有都不影响朝廷。

  但杨一清不愿意。

  哈密是一个小地方,的确现在看来,哈密有没有不算是什么大事情。但杨一清看的更远,哈密是联络大明朝和西域的重要通道。

  控制哈密,可以保卫甘肃。有了甘肃,才有陕西。

  若是朝廷丢失了哈密,那么朝廷就彻底丢失了对于西域的控制,对于西域的影响力。乃至于失去了和西域的联络。哈密的重要性,平时看不出来。可是一旦西北有事情的时候,哈密的重要性就会显现无疑。

  杨一清这种有能力的人,都是对于自己的判断有很深的自信。并不会因为外面的一些声音,就轻易的否定自己的判断。这种坚持,朱厚熜欣赏。

  不过欣赏归欣赏,经过这些天的考虑之后,朱厚熜最后还是决定否定杨一清的判断。

  因此道:“杨卿,朕这些日子也想过。哈密很重要,打击土鲁番也对,但这些并不是朝廷当务之急。对于朝廷来说,最大的威胁来自于鞑靼部落。朝廷未来主要的敌人就是鞑靼部落,最起码现在来说就是如此。因此朕的意思是,朝廷应该集中全力打击鞑靼部落,而不是分心在其他地方。就算无法完全击溃鞑靼部落,但朕希望彻底解决他们对于边关的威胁。朕也希望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对付鞑靼部落上。至于西北问题,只是癣疥之疾。”

  “皇上…………”

  杨一清有些着急。

  因此立马想要跟皇帝表示西北的重要性。但朱厚熜摆摆手,道:“杨卿,朕已经决定了,希望你理解朕。”

  听到朱厚熜的话,杨一清叹了口气。

  虽然杨一清认为皇帝这样的选择是错误的,但杨一清选择放弃和朱厚熜争辩。和朱厚熜这些年的接触,杨一清已经明白,眼前这位小皇帝一旦决定某个事情,是不会轻易改变想法的。

  西北问题虽然重要,但的确没到威胁朝廷的地步。

  杨一清不是那些清流。

  皇帝和他们想的不一样,或者皇帝做的事情违反他们的准则,那么他们甚至在皇帝面前,直接喷皇帝怎么怎么错误,让皇帝都下不来台。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清流永远是清流,很少能够成为朝廷重臣的。杨一清是朝廷重臣,是内阁次辅,要做事情就需要维持和皇帝的关系。

  不能和皇帝完全闹掰。

  看杨一清这个样子,朱厚熜道:“杨卿,朕的想法是,未来五年之内,发动一场对于鞑靼右翼部落的军事行动。特别是要重点打击鞑靼右翼中的土默特部落,最好夺回丰州(呼和浩特),重新控制漠南地区。一旦夺回了丰州,就在丰州这里筑城,和现在蓟州那边筑的承德,还有辽东那边的筑城一起,成为控制漠南的几个重要城市。”

  朱厚熜虽然否了杨一清的想法,但朱厚熜对于杨一清依旧是很重视。

  北疆问题,还是要倚重杨一清。

  因此朱厚熜给杨一清新的任务,让他可以把目光从西北重新放在鞑靼部落身上。果然朱厚熜说,想要在未来五年之内,对鞑靼部落发动军事行动,杨一清立马来了精神。

  相比起鞑靼部落来说,西北的确是小事情。

  杨一清看着地图。

  目前朝廷正在努力筑城,扩大对于草原的影响力。辽东那边筑城最多,从沈阳开始、铁岭、开原,还有东部的抚顺,再有就是辽河套地区的新民、彰武、阜新。

  李承勋这个蓟辽总督,筑城的时机把握相当好。

  兀良哈万户南下,和强大的鞑靼右翼几番交战。在大明朝的支持之下,兀良哈万户不缺物资,结果竟然能够和草原最强大的鞑靼右翼打的丝毫不落下风,相反鞑靼右翼根本阻挡不住兀良哈万户南下。

  这可是引起了草原很多部落的警惕。

  虽然兀良哈万户南下,主要是侵吞鞑靼右翼的地盘,也是主要跟鞑靼右翼打仗,并没有大肆侵吞其他部落的领地。但草原其他部落,谁也不敢对他放心。毕竟草原上的部落战争是非常血腥的,失败了结果很残酷,杀掉男人抢走女人孩子。再说兀良哈万户是北边来的部落,和漠南的草原部落,本来就不是一家。大家为了对付强大的鞑靼右翼,能够暂时性的合作,但不会是真正的合作。鞑靼右翼让不少部落害怕,兀良哈万户同样让这些部落害怕。这样的情况之下,谁敢对强势的兀良哈万户放心。

  靠近辽东地区的朵颜三卫,他们也是如此。

  虽然兀良哈万户和朵颜三卫现在的关系不错,但谁敢保证兀良哈万户不会掉过头先吞了自己。因此朵颜三卫,还有靠近辽东的那些部落,更担心兀良哈万户,所以不少部落不自觉的靠近朝廷,希望得到朝廷的庇护。这些部落因为靠近大明朝,所以本来就和大明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这个时候,更是希望得到大明朝的支持,来对抗这些大部落。这样的情况之下,辽东从去年开始大规模的筑城,没有少阻拦。

  特别是辽河套地区。

  如果是平时,朵颜三卫也好,其他部落也好,肯定不会让朝廷在这里顺利筑城。因为一旦朝廷控制了辽河套地区,那么辽东最重要的几个地区,广宁、辽阳、沈阳就会连成一片。到时候朝廷对于这一带的控制力会大大增加,这样就是压缩这些部落的生存空间。

  可是现在的形势,不允许他们和大明朝发生冲突。

  辽东是如此,蓟州这边也是如此。

  正因为鞑靼右翼的威胁,兀良哈万户的威胁,所以刘天和提出的承德筑城,把承德变成马市的提议才能够得到草原部落的赞成。

  等完成了这些,朝廷在北边的控制力,威慑力都会大大增强。

  如果再控制了丰州(呼和浩特)呢?

  朝廷对鞑靼部落的形势就会大大改观。朝廷甚至可以一扫从土木堡之变开始的颓势,重新恢复对于草原部落的优势。杨一清平时也考虑过如何对付鞑靼部落,因此看完地图,立马对朱厚熜道:“皇上,此事完全没问题。兀良哈万户持续南下,已经是触及到了鞑靼右翼的核心区域。一旦兀良哈万户继续南下,真正开始进入鞑靼右翼核心区域的时候,双方之间必然会发生更多,更大的冲突。到时候双方一定会有上万人规模的战斗,兀良哈万户一定会牵制更多的鞑靼右翼主力。一旦如此,朝廷就可以派遣一支骑兵,突袭土默特部落。土默特部落上一次在蓟州伤亡很大,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恢复。特别是现在我们封锁鞑靼右翼,加上和兀良哈万户之间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土默特部落更是难以恢复。”

  “用骑兵突袭丰州?”

  “是。可以两路夹击,最好是可以趁着鞑靼右翼和兀良哈万户大打出手的时候。丰州离大同不到五百里距离,和宣府也有五百里左右。不仅可以用骑兵闪击丰州,而且完全可以派遣后续部队支援骑兵。若情况不利,还可以把人从丰州全都带到大同,或者是宣府,彻底废了丰州。土默特部落这些年之所以实力强大,其实靠的就是在丰州屯田,以及大量聚拢汉民,为自己种粮食,还有其他的技术。毁了丰州,等于是断了土默特部落大半的实力。”

  杨一清之前就有这样的想法。

  土默特部落之所以迅速变强,靠的就是在丰州大量收拢汉民,得到了汉民的技术。在丰州种田,获取粮食。草原部落仅仅靠着畜牧业,是很难养活那么多人的。

  为什么草原部落一定要和大明朝做生意,就是因为他们光是靠着畜牧业,生活非常困苦。

  土默特部落也是一样。

  正是因为有了丰州,土默特部落不缺少吃的,才能够有机会迅速强大。有大量的小部落为了吃的,投靠了土默特部落。杨一清一直都想要毁了丰州。

  只是大明朝整体的战略就是在边关防御,而不是要主动出击。想要派军队袭击丰州,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朝廷反对声音会很大。现在皇帝有这种想法,那么就完全可能实施。

  杨一清是瞬间来了精神。

  朱厚熜点头。

  杨一清这个态度,已经表明他不会在西北问题上继续硬顶。只要杨一清这个负责边疆问题的内阁次辅不反对,那么用开市来稳定土鲁番,就没有其他问题了。

  朱厚熜想要把所有的资源,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到打击鞑靼右翼身上。

  为了这个可以暂时的让土鲁番蹦跶。

  “杨卿,那你认为陈九畴该如何?”

  “皇上,陈九畴可以戴罪立功。目前朝廷当中,鲜有陈九畴此等知兵,还能以身报国的大才。朝廷拥有此等人才,殊为不易。西北可以开市,以此来结束和土鲁番的对峙。可是同样朝廷应该给土鲁番足够的压力,让他们知道朝廷开市是对他们开恩,而不是畏惧土鲁番。若土鲁番愿意和好,那么朝廷就跟他们正常做生意。但如果土鲁番敢于挑衅朝廷,那么朝廷也不惧他。陈九畴在甘肃戴罪立功,正好可以震慑土鲁番。”

  杨一清再次表达自己对于陈九畴的欣赏。

  自从王琼、杨一清、彭泽这些人都离开了边关之后,在杨一清看来,陈九畴是最出色的边关镇守文官。比目前的蓟辽总督李承勋、宣大总督李铎、蓟州巡抚刘天和还要出色。如果对陈九畴治罪,那么朝廷能够代替陈九畴的没有几个。

  再说,朝廷应该对土鲁番恩威并施。

  陈九畴的存在,对于土鲁番就是一种震慑。

  “可是他毕竟谎报战果。”

  “皇上,战争当中常有这种事情发生。陈九畴他主要是未能够后面澄清,继续隐瞒朝廷,这才是大罪。但看在陈九畴对朝廷一片丹心,为保肃州舍身忘死的份上,从轻处罚。”

  朱厚熜皱眉。

  人才难得。

  陈九畴就是那种人才难得。但还是那句话,如果连谎报战果这种事情都不处罚,那么以后再出现这种事情该怎么办。处罚是肯定要处罚的,但就如杨一清说的那样,陈九畴真的是人才难得,而且的确为大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又不好一棒子打死。

  既要处罚,还要用。

  而且杨一清这个内阁次辅都说道这个地步,朱厚熜也不好真的把陈九畴扔到监狱里面去。对于杨一清这样的老臣,而且还是自己倚重的能臣,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所以朱厚熜想了想道:“此事朕知道了,朕会通盘考虑对于陈九畴的处罚。杨卿,你和兵部、军事参议司一起讨论从军事上打击鞑靼右翼的计划。从现在开始进行部署。”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