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人在大唐,开局错认李二 > 第82章 给我杀了他
  李询听了这些人的蠢话,甚是头疼,急中生智吼道:“颉利可汗!你虽是可汗,但一直被突利可汗压制,肯定心中不服吧。”

  颉利可汗闻言,更是恼怒,拿起手中短刀就朝李询而去。

  李询侧身躲过,采用21式军用拳法与他对战,期间众人纷纷躲在角落,大气不敢出。

  两人不相上下,李询好歹年轻力壮,再加上颉利可汗从未见过这等路子的武功,因此到后面完全处于劣势。

  他分心了,脚上动作便顾不上,因此无意间被暗物绊了一跤,险些摔倒。

  好在李询伸手拉住他,这才让颉利可汗不至于那般丢人。

  “好了!不打了,我累了。”颉利可汗收好短刀,径直回到主座上,然后拿起酒囊仰头喝了一口。

  “可汗,你不要激动,这马铃薯你们不信,那我等会说的你们肯定觉得有道理。”李询也坐好,“这大唐对我不公,所以我才来投靠可汗的。”

  颉利可汗喝了酒缓了缓气性,好奇道:“那你说说你怎么让我们突厥雄起。”

  李询笑了笑,画大饼这个事他最在行。

  “突厥现在疆域不大,再加上天灾,你们今年的收成很不好吧。”

  “你怎么知道收成不好?这事全部族可并没有对外族说过。”

  为了稳定军心再加上想骗骗大唐,。

  因此突厥部族今年收成不好甚至没有收成的事,并没有表示的太明显。

  他们现在依然装成是有粮有马的富裕景象。

  “这不重要,总之,突厥现在没吃的了,也没钱。”李询一下说中要害,惹得在场所有首领面子上挂不住了。

  “胡说,突厥怎么会没钱。”

  “你这毛头小子口出狂言!该杀。”

  “大家淡定,想要发展下去,那么必须扩大版图,你们攻打大唐,这可以理解。”

  “但是大家想想,大唐根基深厚,将士众多,与其攻打一个深厚的大国,不如换个角度想想,这旁边不远处的小国更容易打下来啊。”

  说着,李询从系统立马一张世界地图,摊开在军事桌上。

  颉利可汗连忙过来,其他首领也聚了过来。

  众人围成了一个圆圈,李询为中心,他在地图上找到了小亚细亚的位置,指了指道:“这里气候适宜,草原辽阔,牛羊吃的草那是肥的流油。”

  “如果在这里养牛养羊,定要比在大唐羊要好太多,成本降低,自然更适合长远发展。”

  “你去过?”颉利可汗还是不怎么相信的样子。

  “我路过那里,看到了那里的天然牧场,可汗这是怕我骗你?你若是怕,当下就可派人前去侦查。”李询一脸自信,不容诋毁的模样。

  “而且你们在这里养好了牛羊,除了国用,剩下的可以出售,。我与你们突厥做生意。”

  “你们养好的牛羊,不知道往哪里销售,那么就找我,我将这些牛羊卖给大唐,狠狠的赚大唐一笔!”

  李询再次抛出诱惑的条件,其他部族首领有些许动摇,开始窃窃私语。

  唯独颉利可汗正蹙眉深思,周围一切与他无关一样。

  李询尴尬的等着对方回答,然后回想刚刚是不是还有什么没说到的。

  “可汗,我们总是要以最小的损失来获得最大的利润的,只有这样才是赚的。”李询跑出了经济学概论,然而身边人依旧没回过神来。

  颉利可汗是心动了。

  但是天生将士的他,警惕心本就比常人强很多。

  再加上以往便一直以大唐为目标,此次突然转变方向去攻打小亚细亚那边顿觉不妥。

  两者之间还是要权衡一下。

  “可汗,不着急,你慢慢想。”李询小声道。

  “来人,将……”

  “在下姓李。”

  “将李小郎君送去休息,好好招待,有什么需要跟我提。”颉利可汗缓过神来。

  这个人不简单,必须先留在突厥,免得出什么乱子。

  李询被送走之后,颉利可汗又思考了一小会,他与在场的首领商量了许久。

  “那小子说的话不一定是真话,大唐我们准备了这么久,突然不打了,说不过去。”

  “但是他给的条件很丰厚,我觉得放弃大唐也是个好的选择。”

  首领们各持己见,颉利可汗有自己的想法,他怒吼一声,全场安静下来。

  “大唐更适合我们,各部做好准备,打算随时出兵!”

  与此同时,在暗处的乌合身子微颤,在他们没注意的情况下偷偷溜走。

  李询被安排在了一座小帐篷里,乌合连忙找到了他,“老大,你真是神仙啊,他们果然不信任你。”

  “还是说要打大唐?”李询缓缓睁开眼,看着乌合。

  后者点头,作了回答。

  “果然不都是傻叉,忽悠还忽悠不到。”李询迅速拿出纸跟笔,将它们摊开在床上。

  手上拿着毛笔,脑中正在回忆。

  他紧闭双眼,刚刚还烦躁的心此时已经静了下来。

  乌合在旁边安静的等着。

  回想到什么后,李询猛然睁开眼睛,然后用笔刷刷作画。

  一盏茶的功夫,白纸上就出现了一副详细的路线图,图上有好几处标记点。

  “老大,这是我们刚刚来的时候的路线,你竟然全都记下来了?”乌合有些不敢相信,老大的记忆力真的太好了吧!

  李询点点头,并且将系统里之前乌合等人勘察到的地形图一并放入了一个小匣子里。

  他扭了扭匣子,不一会匣子竟然莫名变小了很多,一个手掌都能握住。

  他递给乌合,吩咐道:“将这些东西送到长安去,并要交给当今圣上,以我爹的名义。”

  乌合接过,将其揣入兜里。

  匣子采用了特制的榫卯技术,再加上有现代的技术在里面,所以才会变小这么多。

  用这匣子装情报是最保险的,但是至于皇帝老头会不会开,李询想到了一个人。

  这人聪慧无比,此前还有一段时间跟他一起搞过研究,并且这匣子就是他二人一同完成的。

  当下,李询唤来海东青,写了一张纸条之后便让海东青去传命了。

  大唐皇宫,李世民见海东青身上带的纸条,微微蹙眉。

  当下便召了长孙冲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