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了一些必要的储备,公孙月儿甚至都不用囤积粮食,直接换取的差价已经让她挣到了一大笔钱。
南北贸易还进行着,公孙月儿有意为将来的战争囤下一批粮食,并且还得准备着明年要赈灾用的粮食。怎么想数量也不会少。
灾荒永远是平民的事,对于某些大贵族来讲,奢靡的生活还在继续。公孙月儿自己设计的一些现代与古代风格相结合的衣服,首饰,家具,很受大贵族们的欢迎,着实也是一条赚钱的好路径。现在印有公孙月儿的标志的衣服、家具,俨然已经形成一种品牌与风尚。建康城里的贵妇们愿意穿着公孙家时新的衣服去炫耀,去出席各种宴会,也是在无声无息中为公孙月儿做着广告。
当然为了不太招人恨,公孙家的衣服家具什么的,明面上也不是公孙家的产业。算是公孙月儿自己弄的暗处产业,为此她还为自己想了一个拉风的名字,贾易知!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尊,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这些年,公孙月儿也在积极为家族铺路,万一公孙家突生变故,那些族人们就算保住了一条性命,家财肯定也是没有了。要一大群平日里好日子过惯了的人突然一无所有,那还不如杀了他们。
除此之外的酒楼、茶馆属于公孙家的也很少,不过生意还算红火,每当这个时候公孙月儿就无比庆幸自己是现代人的这件事情。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到了她那个年代,人们更懂得如何生活。还有很多后世发明的菜式,很受这个时代的人喜欢。
正想得出神,外面一阵喧闹,公孙月儿差了月梳出去看。没一会儿,月梳惨白着一张脸回来,“太后娘娘派人过来了,要……要……”
公孙月儿看了一眼月梳涂上去的鸡血,“不错,还行,你就拿这个交给她们。”
“可……可万一被看出来了,那可是欺君之罪啊!”
“没事,我不是说过了么,皇帝会护着咱们。他也算是个难得的贤君,你家小姐我还没来得及还没发光发热,不会这么快就人头落地的!”
月梳到底心神不宁,不过在公孙月儿多年的调教下最基本的掩饰情绪她还是可以做到的。出去交东西的时候,她眉眼间故意透露着些喜悦与傲色,让太后那边的人态度也更为和气了些。
经过这么一闹,公孙月儿也没了想事情的心思。索性就把宫仆们都叫了进来,她坐在凳子上木然的看着人们来来往往的忙活,再看一眼自己的那张脸,实在不想看。
欧华神医经过反复试验,发现鬼医曾参留下的易容丹药效实在太强,唯恐伤及身体,就减轻了药量。现在公孙月儿服下的易容丹大约只有两天的药效,两天一过,她就得赶快服用解药,并且在两个时辰之内不得再服用易容丹。
额,这么一来算是又多了一条小辫子。
再者,照着自己如今的打算,和皇帝的关系也不能太差,最好是相敬如宾的那种。可是怎么能让皇帝在不喜欢自己的情况下却敬重自己?一时之间还真的没什么好办法……
“小姐,皇上派了人过来。”
“哦?算算时间还不到一个时辰,皇上下朝了?”
“没有,是武昌郡公听闻陛下大婚又登帝位,派了使者前来道贺!陛下说,为表对武昌郡公的看重,邀您一起出去看看。”
看重?自己的老爸被王敦活活气死,自己又险些被踢下太子之位,司马绍会看重王敦?这次皇上刚刚登基,王敦来的时间很蹊跷。把自己拖出去是当靶子使的?
公孙月儿不做它想,让宫仆们收拾得体之后便出去了。本来还愁着机会,眼看着有人把机会送上门来了,公孙月儿是不是还得谢谢那位王大人?
虽说早有准备,可到了太极殿之上不免还是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压得喘不过气来,公孙月儿不能在前殿露面,她从偏殿进去,龙椅之后已经摆好了椅子,支起了帘子。
有点垂帘听政的意思啊!公孙月儿一坐下,朝堂上的百官们就像是约好了一样,不约而同的高呼,皇后娘娘千岁,惊得公孙月儿险些从椅子上跳起来。
好在隔着帘子,公孙月儿才没有被人看出慌乱,一边跟着的月梳哪见过这种阵势,早就吓得两腿发软,都有些站不稳。
司马绍的声音缓缓响起,“为表武昌郡公功绩,朕特把皇后也一并请来,看看使者的礼物!”
“还请皇上恕罪,我家大人连日以来公务繁忙,实在无暇前来,便令下官前来送上贺礼!”听司马绍说完,殿上一个武将模样的人也随之接口道。
好狂妄!字里行间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公孙月儿坐在帘子后面也不说话,目光只是投向了司马绍,与此同时,朝中的不少官员也将目光移了过去。这算是他们对新主的一个小小考验,因此,不会有人站出来解围,官员们更想看的是新主如何应对这种状况。
“武昌郡公毕竟年纪大了,有些力不从心也是在所难免,朕秉承先帝遗训,亲贤臣远小人,自然不会计较!这样吧,朕日后定会多找些栋梁之才为武昌郡公分担一些!”
好厉害!公孙月儿在帘子后面听得佩服不已,几句话就扭转形势甚至还要借机安排心腹进去。不过,王敦派来的使者也不是等闲之辈,立刻就开始借题发挥。
“新皇圣明!这真是我晋国之福,即如新皇所说先帝有遗训,亲贤臣远小人,武昌郡公又是一心为主,新皇何不把武昌郡公召回建康以免宵小之徒趁新皇羽翼未丰趁机作乱?”
“将武昌郡公召回建康朕早有此意,可是,武昌乃我朝重镇,平日里有武昌郡公坐镇,朕和百姓自可安享太平。可万一动乱一起,恐动摇国之根本!不如这样,朕过几日选些能干的将领前去接了武昌郡公的担子,让他可安心回建康,你以为如何?”
“武昌郡公行军打仗,治军有方,若是贸然更换将领,恐将士不服又起战祸!微臣代郡公冒死进谏,暂且先让武昌郡公回京,待个三年五载之后天下大定,武昌郡公绝不贪恋荣华富贵只愿一家老小归隐山林!”